如果商家投放100個廣告都未必能換來一個訂單,為什么不把這筆錢拿來補貼10個剛好需要的消費者呢?這就是拼多多正在做的事?!巴瑯拥纳唐?,為什么拼多多更便宜?”這一直是困擾消費者和研究者的不解之謎。
前段時間,因為沸沸揚揚的“火不過三年”報告,有券商組織了一場閉門調(diào)研會,請來了國內(nèi)某零食快消品的高管進行了解讀。品牌商從生意的角度,給這個話題一個更合理也更接近真實商業(yè)模型的解釋。對于理解今天的零售行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有很多啟發(fā)。以下是該高管的現(xiàn)場講述,略有刪節(jié)。
品牌商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成本怎么計算?
我們是一家同時在拼多多和天貓上賣零食的品牌,目前,在國內(nèi)零食行業(yè)排到了前幾名,算是最早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的零食連鎖品牌之一。我們的商品在不同平臺有著不同的價格,盡管可能包裝、商品名有些區(qū)別,但實際上的確是一盤貨,也有很多細心的消費者對此覺得很困擾。
其實,我是一個生意人,從我們的角度看,同一批貨不同平臺不同價是很正常的,因為在不同的平臺賣東西,成本有非常大的差異。簡單說,商家在平臺上賣東西,成本主要包含三大塊:生產(chǎn)、物流和銷售。
①生產(chǎn)
生產(chǎn)成本就是出廠價和拿貨價,主要拼供應鏈,看你能在原材料上省多少,怎么跟供應商談判。比如有品牌溢價的女裝其實成本只有2折,而零食品類出廠價基本是55折。因為是一盤貨,這塊不止拼多多和天貓,所有電商平臺基本一樣。
②物流
從物流開始,各平臺開始有差距了。同樣賣100塊錢,拼多多有25塊花在物流上,天貓只有20塊。到這里大家可能會奇怪,為什么拼多多的成本要更高一些?
第一個原因,拼多多為了降低消費者的購買門檻,都是商家包郵,其他平臺有不少都是需要消費者承擔全部或部分運費;第二個原因,是拼多多的模式與天貓不同,因為包郵,消費者可能看到一個餅干就直接下單了,接著看到一個話梅也下單了,因此,訂單量更大,包裹更多。同樣是消費400塊,拼多多的用戶可能會直接下了8個訂單,而天貓用戶可能會湊到一個訂單里買,發(fā)了5個包裹。這5塊錢的成本,一開始很多賣家覺得不劃算,但對于做電商的商家來說,其實不算大頭。
③銷售
銷售成本是重頭戲,占了商品總成本的30%左右。品牌的銷售成本包括兩塊費用。一是銷售費用,占比15%,用于產(chǎn)品給消費者的降價折扣;二是行銷費用占比15%,用于購買廣告流量及贈品發(fā)放等。這兩塊費用一般都是直接打包進入品牌商的年度預算框架內(nèi)。這里面就發(fā)生了很微妙的成本差別。因為拼多多的商家多數(shù)根本用不完15%的行銷費用,根本不需要購買流量。
為什么品牌商愿意在拼多多上多打折?
注意一下這15%的銷售費用,意味著,其實商家都已經(jīng)在成本之中預留了給消費者打八五折的空間,至于這部分折扣打不打,要看總成本的控制問題?,F(xiàn)實中,如果15%的行銷費用根本不夠用,那么也就意味著,商家會縮減給消費者的折扣補過來。
天貓的產(chǎn)品價格常年在95折,只有在雙11等大促節(jié)才會大幅調(diào)動銷售費用。但拼多多是常年維持85折,甚至很多商家還想要給到更低,要不是怕擾亂經(jīng)銷商體系,公司要平衡各渠道的價格,很多商家甚至希望在拼多多常年75折甚至7折銷售。
拼多多商家為什么賣這么便宜?
拼多多商家賣這么便宜關鍵是行銷費用。對于很多平臺來說,如果要行銷,就得花掉25%的成本來買流量,你自然只能給到消費95折的價格,不然就是虧本的。而拼多多的流量分發(fā)機制是不一樣的,雖然也有營銷工具,也有算法排名,但現(xiàn)在并不成熟,你就算愿意燒錢,開放給商家的廣告坑位也沒多少。大家可以去拼多多里看,你很少能找到廣告欄位,但其他平臺經(jīng)常是滿屏幕的推薦、搜索排名,那都是燒錢的工具。
拼多多是典型的以用戶為中心的流量分發(fā)機制,你去燒錢投廣告的效果,可能還不如直接降價1塊錢,你去研究競價排名的廣告,還不如專心打磨一個爆款。一個低價的爆款沖出銷量后,會帶動全部商品的銷售,這就是很多拼多多商家的策略。
所以綜合來看,拼多多的行銷費用,就算你特別想花錢,實際上最多也只能用掉10%。這就彌補了物流上多出來的5%。加一塊,30%的成本預算,你其實最多也就用掉了15%,那么剩下的15%,如果我們能給消費者打折,換來更多的銷量,打造更好的品牌,商家其實是愿意的。
總結來說,如果一個商家在電商平臺辛辛苦苦做生意,哪怕最后不虧不賺,利潤是0,拼多多的分布是:55%、20%、15%、10%,這里面的15%,就是平臺通過自己的運營和流量分發(fā)模式,為商家留出了可以給消費者打折的空間。
平臺是否抽成造成了商品價格的區(qū)別
計算完這些,還要注意一點,拼多多針對銷售額只收0.6%的支付手續(xù)費,低于其他平臺。這意味著拼多多平臺通過不賺錢,又留出了2.5%的讓利空間。
在其他平臺上,商家如果想少虧點,只好壓縮銷售費用,即減少對消費者的讓利。同樣的商品,為何拼多多賣得更便宜,原因就在這里,一個是要不斷花錢買廣告位,一個是讓商家把買廣告的錢,拿出來補貼消費者。
做了拼多多快兩年,我們才慢慢理解這家公司的運營邏輯。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拼多多上做得好的商家,和拼多多平臺在風格上高度一致:都沒有太多錢去搞營銷廣告,弄個晚會等等,但是在日常,會拿出非常多的預算來不斷補貼消費者。
在這樣一個生態(tài)下,如果沒有二選一的壓力,我們天然都愿意給拼多多上降價打折。而拼多多平臺如果通過百億補貼、天天領現(xiàn)金等營銷活動,自己再繼續(xù)投錢,這一點點的營銷杠桿費用,就能撬動起非常巨大的規(guī)模效應,對于這一點,我們是非常佩服的。
外界有人質疑拼多多補貼太多,其實是沒有理解拼多多的整個體系。在這個體系里,拼多多最厲害的是通過流量和算法,避開了營銷費用的無謂投入。
拼多多的商業(yè)模型系統(tǒng)圖
現(xiàn)在是消費社會,我們都接觸了太多廣告,這些廣告打得越多,其實品牌商的商品就賣得越貴,中間商拿走了利潤。而局中的買賣雙方,并沒有獲得直接的好處。如果商家投放100個廣告,都未必能換來一個訂單,為什么不把這筆錢,拿來補貼10個剛好需要的消費者呢?這就是拼多多正在做的事。
為什么拼多多商品價格全網(wǎng)更低?網(wǎng)上有人說是商品不好,其實我們的商品全網(wǎng)都是一批貨,只是因為平臺幫商家省錢,然后要求商家?guī)拖M者省錢。
至于拼多多未來會不會堅持這條路,我們也不知道,但是從我的視角看,目前來說,拼多多的這套玩法對于整個快消品行業(yè)都是非常有啟發(fā)意義的,整個行業(yè)未來會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新玩法的沖擊下有更多變化,我們也在研究和適應這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