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儀表和數顯儀表一樣,在保證可靠工作的前提下,有包括測量范圍及量程、基本誤差、精度等級、靈敏度、分辨率、遷移、可靠性以及抗干擾性能指標等一些衡量儀表性能優(yōu)劣的基本指標。昌暉儀表在本文詳細介紹這些儀表基本性能指標。
1、測量范圍、上下限及量程
每個用于測量的儀表都有測量范圍,它是該儀表按規(guī)定的精度進行測量的被測變量的范圍。測量范圍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稱為測量下限和測量上限,簡稱下限和上限。儀表的量程可以用來表示其測量范圍的大小,是其測量上限值與下限值的代數差,即:儀表量程=測量上限值-測量下限值。 使用下限與上限可完全表示儀表的測量范圍,也可確定其量程。如一個溫度測量儀表的下限值是-50℃,上限值是 150℃,則其測量范圍可表示為-50℃~150℃,量程為 200℃。由此可見,給出儀表的測量范圍便知其上下限及量程,反之只給出儀表的量程,卻無法確定其上下限及測量范圍。
2、零點遷移和量程遷移
儀表測量范圍的另一種表示方法是給出儀表的零點即測量下限值及儀表的量程。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只要儀表的零點和量程確定了,其測量范圍也就確定了。因而這是一種更為常用的表示方式。在實際使用中,由于測量要求或測量條件的變化,需要改變儀表的零點或量程,為此可以對儀表進行零點和量程的調整。通常將零點的變化稱為零點遷移,而量程的變化則稱為量程遷移。
圖1 儀表零點遷移和量程遷移示意圖
以被測變量值相對于量程的百分數為橫坐標,記為X,以儀表指針位移或轉角相對于標尺長度的百分數為縱坐標記為Y,可得到儀表的標尺特性曲線X-Y。假設儀表標尺是線性的,其標尺特性曲線可如圖1中的線段1所示。
考慮單純的零點遷移情況,如線段2所示,此時儀表量程不變,其斜率亦保持不變,線段2只是線段1的平移,理論上零點遷移到了原輸入值的-25%,終點遷移到了原輸入值的75%,而量程則仍為100%。考慮單純的量程遷移情況如線段3所示,此時零點不變,線段仍通過坐標系原點,但斜率發(fā)生了變化,理論上量程遷移到了原來的70%。
由于受儀表標尺長度和輸入通道對輸入信號的限制,實際的標尺特性曲線通常只限于正四邊形ABCD內部,即用實線表示部分;虛線部分只是理論上的結果,無實際意義。因此,線段2的實際效果是標尺有效使用范圍遷移到原來的25%-100%,測量范圍遷移到原來的0-75%。線段3的實際效果是標尺仍保持原來有效范圍的 0~100 %,測量范圍遷移到了原來的0-70%。同理,考慮圖中線段4所示的量程遷移情況,其理論上零點沒有遷移,量程遷移到原來的140%;而實際上標尺只保持了原來有效范圍的 0-71.4%,測量范圍則仍為原來的0-100%。
零點遷移和量程遷移可以擴大儀表的通用性。但是,在何種條件下可以進行遷移能夠有多大的遷移量,還需視具體儀表的結構和性能而定。
3、靈敏度和分辨率
靈敏度是儀表對被測參數變化的靈敏程度,常以在被測參數改變時,經過足夠時間儀表指示值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后,儀表輸出變化量△Y與引起此變化的輸入變化量△U 之比表示,即:靈敏度=△Y÷△U。可見,靈敏度也就是圖1所示標尺特性曲線的斜率。因此,量程遷移就意味著靈敏度的改變,而如果僅僅是零點遷移則靈敏度不變。
由靈敏度的定義表達式可知,靈敏度實質上等同于儀表的放大倍數。只是由于U和Y都有具體量綱,所以靈敏度也有量綱,且由U和Y確定;而放大倍數沒有量綱。所以靈敏度的含義比放大倍數要廣泛得多。
儀表工常容易將儀表靈敏度和儀表分辨率混淆。儀表靈敏限是儀表輸出能響應和分辨的最小輸入量;分辨率是靈敏度的一種反映,一般說儀表的靈敏度高,則其分辨率同樣也高。因此實際中主要希望提高儀表的靈敏度,從而保證其分辨率較好。在由多個儀表組成的測量或控制系統(tǒng)中,靈敏度具有可傳遞性。例如首尾串聯(lián)的儀表系統(tǒng)(即前一個儀表的輸出是后一個儀表的輸入),其總靈敏度是各儀表靈敏度的乘積。
4、誤差
儀表指示裝置所顯示的被測值稱為示值,它是被測真值的反映。嚴格地說,被測真值只是一個理論值,因為無論采用何種儀表測到的值都有誤差。實際中常將用適當精度的儀表測出的或用特定的方法確定的約定真值代替真值。例如使用國家標準計量機構標定過的標準儀表進行測量,其測量值即可作為約定真值。
示值與公認的約定真值之差稱為絕對誤差,即:絕對誤差=示值-約定真值。 絕對誤差通??珊喎Q為誤差。當誤差為正時表示儀表的示值偏大,反之偏小。
絕對誤差與約定真值之比稱為相對誤差,常用百分數表示,即:相對誤差=絕對誤差÷約定真值
雖然用絕對誤差占約定真值的百分數來衡量儀表的精度比較合理,但儀表多應用在測量接近上限值的量,因而用量程取代式中的約定真值則得到引用誤差如式所示:引用誤差(%)=絕對誤差÷量程。考慮整個量程范圍內的最大絕對誤差與量程的比值,則獲得儀表的最大引用誤差為:最大引用誤差(%)=最大絕對誤差÷量程。最大引用誤差與儀表的具體示值無關,可以更好地說明儀表測量的精確程度。最大引用誤差基本是誤差的主要形式,儀表的主要質量指標之一。
儀表在出廠時要規(guī)定引用誤差的允許值,簡稱允許誤差。若將儀表的允許誤差記為Q,最大引用誤差記為Qmax則兩者之間滿足如下關系Qmax≤Q。
任何測量都是與環(huán)境條件相關的,這些環(huán)境條件包括環(huán)境溫度、相對濕度、電源電壓和安裝方式等。儀表應用時應嚴格按規(guī)定的環(huán)境條件即參比工作條件進行測量,此時獲得的誤差稱為基本誤差;因此如果在非參比工作條件下進行測量,此時獲得的誤差除包含基本誤差外,還會包含額外的誤差,又稱附加誤差,即:誤差=基本誤差+附加誤差
以上的討論基本針對儀表的靜態(tài)誤差,靜態(tài)誤差是指儀表靜止狀態(tài)時的誤差,或被測量變化十分緩慢時所呈現(xiàn)的誤差,此時不考慮儀表的慣性因素。儀表還存在有動態(tài)誤差,動態(tài)誤差是指儀表因慣性遲延所引起的附加誤差,或變化過程中的誤差。儀表靜態(tài)誤差的應用更為普遍。
5、精確度
任何儀表都有一定的誤差。因此,使用儀表時必須先知道該儀表的精確程度,以便估計測量結果與約定真值的差距,即估計測量值的大小。儀表的精確度通常是用允許的最大引用誤差去掉百分號(%)后的數字來衡量的。
模擬式儀表的精確度一般不宜用絕對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的差)和相對誤差(絕對誤差與該點的真實值之比)來表示,因為前者不能體現(xiàn)對不同量程儀表的合理要求,后者很容易引起任何儀表都不能相信的誤解。例如,對一只滿量程為100mA的電流表,在測量零電流時,由于機械摩擦使表針的示數略偏離零位而得到0.2mA的讀數,若按上述相對誤差的算法,那么該點的相對誤差即為無窮大,似乎這個儀表是完全不能使用的;但在工程人員看來,這樣的測量誤差是很容易理解的,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它可能還是一只比較精密的儀表呢!模擬式儀表的合理精確度,應該以測量范圍中最大的絕對誤差和該儀表的測量范圍之比來衡量,這種比值稱為相對(于滿量程的)百分誤差。例如某溫度計的刻度由-50℃~200℃,即其測量范圍為250℃,若在這個測量范圍內,最大測量誤差不超過2.5℃,則其相對百分誤差δ為:δ=25÷(50+200)=1.0%。
按儀表工業(yè)規(guī)定,儀表的精確度劃分成若干等級,簡稱精度等級,如 0.1級、0.2級、0.5級、1.0級、1.5級、2.5級等。由此可見,精度等級的數字越小,精度越高。
圖2 儀表精度定級確定示意圖
儀表精度等級的確定過程如圖2所示。為便于觀察和理解,對其中的偏差做了有意識地放大。圖中直線O且是理想的輸入輸出特性曲線,虛線3和4是基本誤差的下限和上限。在檢定或校驗過程中所獲得的實際特性曲線記為曲線1和2,其中曲線1是輸入值由下限值到上限值逐漸增大時獲得的,稱為實際上升曲線;而曲線2是輸入值由上限值到下限值逐漸減小時獲得的,稱為實際下降曲線。由曲線1和2與直線OA的偏差可分別得到最大實際正偏差和負偏差??梢?,曲線1和2愈接近直線OA,即儀表的基本誤差限愈小,儀表的精度等級越高。
6、滯環(huán)、死區(qū)和回差
儀表內部的某些元件具有儲能效應,例如彈性變形、磁滯現(xiàn)象等,其作用使得儀表檢驗聽得的實際上升曲線和實際下降曲線常出現(xiàn)不重合的情況,從而使得儀表的特性曲線形成環(huán)狀,如圖3所示。該種現(xiàn)象即稱為滯環(huán)。顯然在出現(xiàn)滯環(huán)現(xiàn)象時,儀表的同一輸入值常對應多個輸出值,并出現(xiàn)誤差。
圖3 儀表滯環(huán)效應分析
儀表內部的某些元件具有死區(qū)效應,例如傳動機構的磨合間隙等,其作用亦可使得儀表檢驗所得的實際上升曲線和實際下降曲線常出現(xiàn)不重合的情況。這種死區(qū)效應使得儀表輸入在小到一定范圍后不足以引起輸出的任何變化,而這一范圍則稱死區(qū)。考慮儀表特性曲線呈線性關系的情況,其特性曲線如圖4所示。因此,存在死區(qū)的儀表要求輸入值大于某一限度才能引起輸出的變化,死區(qū)也稱為不靈敏區(qū)。理想情況下,不靈敏區(qū)寬度是靈敏限的2倍。
圖4 儀表死區(qū)效應分析
圖5 儀表綜合效應分析
也可能某個儀表既具有儲能效應,也具有死區(qū)效應,其綜合效應將是以上兩者的結合,典型的特性曲線如圖5所示。在以上各種情況下,實際上升曲線和實際下降曲線間都存在差值,其最大的差值稱為回差,亦稱變差,或來回變差。
7、重復性和再現(xiàn)性
在同一工作條件下,同方向連續(xù)多次對同一輸入值進行測量所得的多個輸出值之間相互一致的程度稱為儀表的重復性,它不包括滯環(huán)和死區(qū)。例如,在圖6中列出了在同一工作條件下測出的儀表的3條實際上升曲線,其重復性就是指這三條曲線在同一輸入值處的離散程度。實際上,某種儀表的重復性常選用上升曲線的最大離散程度和下降曲線的最大離散程度兩者中的最大值來表示。
圖6 儀表復現(xiàn)性和再現(xiàn)性分析
再現(xiàn)性包括滯環(huán)和死區(qū),它是儀表實際上升曲線和實際下降曲線之間離散程度的表示,常取兩種曲線之間離散程度最大點的值來表示,如圖6所示。
重復性是衡量儀表不受隨機因素影響的能力,再現(xiàn)性是儀表性能穩(wěn)定的一種標志,因而在評價某種儀表的性能時常同時要求其重復性和再現(xiàn)性。重復性和再現(xiàn)性優(yōu)良的儀表并不一定精度高,但高精度的儀表一定有很好的重復性和再現(xiàn)性。
8、可靠性
表征儀表可靠性的尺度有多種,最基本的是可靠度。它是衡量儀表能夠正常工作并發(fā)揮其功能的程度。簡單地來說,如果有 100臺同樣的儀表,工作9000h后約有99臺仍能正常工作,則可以說這批儀表工作9000h的可靠度是99%。
可靠度的應用亦可體現(xiàn)在儀表正常工作和出現(xiàn)故障兩個方面。在正常工作方面的體現(xiàn)是儀表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因為儀表常存在的修復多是容易的,因而以相鄰兩次故障時間間隔的平均值為指標,可很好表示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在出現(xiàn)故障方面的體現(xiàn)是平均故障修復時間,它表示的是儀表修復所用的平均時間,由此可從反面衡量儀表的可靠度。
基于以上分析,綜合考慮常規(guī)要求,即在要求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盡可能長的同時,又要求平均故障修復時間盡可能短。為綜合評價儀表的可靠性,引出綜合性指標有效度,其定義為:
共有訪客發(fā)表了評論
網友評論